學校學生都是府屬八縣優秀青年士子,他們在學習生活中,朝夕相處,互相切磋,力求學到實用的知識。不少人關心時事,憂國憂民,積極探索救國道路,思想活躍。其中最著名的有黃梅宛思演(希會)、梅寶,蘄春詹大悲、方覺慧、黃岡李西屏、孫繩,羅田何亞新等人。
宛思演進府中之前就在本縣從事革命活動組織"證人學堂"??既朦S州府中后,在學校組織"明德社",提倡王夫之、黃宗義的學說。他童年曾補博十弟子員,學問好,為人正派,深受同學愛戴,詹大悲等許多同學都參加"明德社"。他們利用節假日,經常在城外龍王山、青云塔上開會學習,閱讀《猛回頭》〈警世鐘〉〈革命軍〉等革命書刊,商討聯絡八縣學生進行革命的辦法。他們的活動引起了學校當局的注意,將他們開除學籍。宛思演將詹大悲延至其家,供給食宿。后來,這批人陸續轉移武漢,繼續從事革命活動,成為武昌起義的骨干力量。
1909年,宛思演變賣家產,創辦漢口〈商務報〉,聘詹大悲為主筆,宣傳革命,方覺慧、梅寶 、何嚴新均協助編報,因言論激烈,被查封。詹等又創辦〈大江白話報〉〈大江報〉,并與蔣翊武等在新軍中組織文學社。1911年7月因〈大江報〉發表〈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〉詹大悲被捕。武昌起義后被迎出獄,即力請武昌軍政府派兵,由他帶領光復漢口,組建漢口軍政分府,自任主任,方覺慧任顧問。清軍反撲,詹等竭力激戰,因黎元洪委派的指揮官通敵,致漢口失守。
李西屏1909年考入陸軍測繪學堂,加入共進會。武昌起義,他指揮學生軍看守軍械庫。義軍攻下督署后,他參與迫使黎元洪就任義軍都督,并在安民告示上代簽"黎"字。軍政府成立,任軍務部參義兼敘賞長。警衛司令方衛國圖謀不軌,被他及時發覺,立予槍決。孫繩1909年考入陸軍小學堂,加入共進會,參加起義,任都督署書記部長,草擬文告。后任學生軍隊長,臨時督戰指揮官。梅寶 起義前任共進社文書、文學社會計、起義后任都督署總稽查部稽查。何嚴新起義前任文學社書記,軍政府成立,任民政部部員,并協助組織外交部。漢口戰激,他率陸軍中學四十余名學生渡江拒敵。戰時總司令部成立,任經理部副部長,第三兵站部長。
詹大悲后追隨孫中山進行護法斗爭,擁護孫先生的三大政策,促進國共合作,隨北伐軍到武漢,任湖北財政廳長。"412政變"后,通電討蔣,與右派勢力進行堅決斗爭,被反動派逮捕,英勇犧牲。方覺慧亦追隨孫中山,任廣東大本營宣傳處新聞主任,北伐時任十一軍黨代表。后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中將主任,湖北農礦廳廳長等職。李西屏后因反袁,被迫流亡美國十年,研究礦業,撰成《中國礦業開發計劃》,深受孫中山賞識。解放后,任湖北商業廳副廳長。
武昌起義,為推翻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,創造共和機制的中華民國,建立了不朽功勛,光耀史冊,馨香千古。而在其中進行宣傳、組織、發動、指揮、沖鋒陷陣的骨干力量,很多是黃州府中學堂的學生,這是黃岡中學歷史上光輝的一頁。